
投稿系统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《中国史研究》文稿技术规范
(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)
正文
一、文内分层或小节的标题数字顺序依次是: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;(一)、(二)、(三)、(四)……;1、2、3、4……;(1)、(2)、(3)、(4)……。一级标题汉字数码后不用标点符号,空一格后出标题题文;二、四级标题后紧接题文;三级标题阿拉伯数字后用“.”。如:
一 YH251、330甲骨的缀合及其问题
(一)秦朝政治与知识阶层历史角色的重组
1.临潼银铤与安邑分司
(1)婺源县的事例
二、为突出引文的重要而另立段落者,引文第1行起首空4格,从第二行起,每行之首均空2格。引文首尾不加引号。
三、数字用法
(一)公历世纪、年代、年、月、日使用阿拉伯数字,行文中的古代年代要加公元。如:
19世纪60年代、1922年12月初、公元前463年、公元25年、公元1628年
(二)民国采用公元纪年。
(三)表的顺序号、数据及计量单位均用阿拉伯数字。
(四)古籍文献的卷数和引文使用汉字数字。如:
《晋书》卷一一《天文志上》:“古旧浑象以二分为一度,凡周七尺三寸半分。”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〇〇
(五)非公历年、月、日使用汉字数字。中国朝代的年号及干支纪年后加括号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公元年代,公元前在年份前加“前”字,公元以后只标年份。如:
元封四年(前107)、乾道六年(1170)
四、表格
文稿中表格需注明标题,文中含一个以上的表需注明表序号,表中或表后应注明资料来源。如:
表1 明天启元年(1621)北京五城铺甲户数统计表
五城 | 铺数 | 甲数(名) | 户数(户) |
中城 | 53 | 2544 | 25440 |
东城 | 173 | 3608 | 36080 |
南城 | 135 | 4330 | 43300 |
西城 | 101 | 3764 | 37640 |
北城 | 63 | 873 | 8730 |
合计 | 525 | 15119 | 151190 |
资料来源:《明熹宗实录》卷九
五、文稿附加文字,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鸣谢等置于全文后,另段标出。
注释
一、本刊采用页下注,每页重新编号,注释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圆号(①、②……)。
二、文中带有引号的长段引文和单独列出的引文都要出注。
三、注释号紧随下引号;没有引号的,注释号放在与之相邻的标点之后。
四、征引古籍
(一) 刻本
标注顺序:责任者时代/责任者与责任方式/著作名/卷次、篇名(任选)/版本/页码。页码不易标注者可不标。责任者时代以“[ ]”标出。撰作者名后可省略“撰”、“著”。如:
[清]孔昭薪纂录:《孔氏大宗谱》卷首,道光三年刻本。
[明]张璁:《谕对录》卷二二,嘉靖九年十月二十四日“谕张元辅”条,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,第26页。
(二)影印本
标注顺序:责任者时代/责任者与责任方式/著作名/卷次、篇名(任选)/出版地/出版社影印本/出版年/页码。如:
[清]方苞:《春秋通论》卷一,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,第178册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,1987年,第297—299页。
《论语•尧曰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,北京,中华书局影印本,1980年,第2535页。
(三)经今人整理的古籍
标注顺序:撰写者时代/撰写者/整理者名/著作名/卷次、篇名(任选)/出版地/出版者/出版年/页码。如:
[清]孙诒让著,王文锦、陈玉霞点校:《周礼正义》卷三,北京,中华书局,1987年,第103页。
(四)隋唐以前传世文献
多为习见古籍,可不标出撰写者时代和撰写者。官修大型典籍、类书亦可不标出作者时代和姓名。如:先秦诸子、二十四史、《资治通鉴》、三通、《太平御览》等。如:
《晋书》卷一四,北京,中华书局,1974年,第406页。
(五)其他注意事项
标注古籍卷次用汉字数字。如:卷一〇,卷六九,卷一一四等。连续页码之间使用“—”字连接线。不同页码间用“、”点开。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。
五、近现代著作
(一)专著
标注顺序:责任者与责任方式/著作名/出版地/出版者/出版年/页码。多卷本著作标明卷次,卷次以阿拉伯数字标出。超过三人撰写的著作标出主要或第一责任人。多名作者名间用“、”隔开。如:
唐长孺: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》,北京,三联书店,1955年,第158—161页。
林甘泉主编:《中国经济通史》秦汉卷(上),第1章《绪论》,北京,经济日报出版 社,1999年,第8页。
朱瑞熙等:《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》,北京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8年,第115页。
黄怀信、张懋镕、田旭东:《逸周书汇校集注》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年,第451页。
(二)析出文献
标注顺序:责任者/析出文献题名/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/文集题名/出版地/出版者/出版年/页码。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,省去文集责任者。如:
齐思和:《毛诗谷名考》,《中国史探研》,北京,中华书局,1981年。
饶宗颐:《〈春秋左传〉中之“礼经”及重要礼论》,陈其泰、郭伟川、周少川编:《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》,北京,学苑出版社,1998年,第463页。
(三)翻译作品
标注顺序:责任者国籍/责任者/翻译者/著作名/出版地/出版者/出版年/页码。作者国籍以“〔〕”标出。如:
〔美〕艾兰(Sarah Allan)著,汪涛译:《龟之谜——商代神话、祭祀、艺术和宇宙观研究》,成都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2年,第160页。
(四)期刊
标注顺序:责任者/文献题名/期刊名/年期。同名异地刊物应有区别说明。如:
潘明娟:《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关系看早商的主都和陪都》,《考古》2008年第2期。
李济:《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》,《传记文学》(台北)第28卷第1期,1976年。
(五)报纸
标注顺序:责任者/文献题名/报纸名称/出版年月日/版次。如:
杨伯达:《东北夷玉文化板块的男觋早期巫教辨》,《中国文物报》2008年4月9日,第7版。
(六)电子文献
标注顺序:责任者/文献题名/获取和访问路径/引用日期。如:
张俊民:《〈敦煌悬泉汉简释粹〉校读》,简帛网http://www.jianbo.org/admin3/2007zhangjunmin001.htm[2011-10-15]。
(七)未刊文献
标注顺序:责任者/著作名/著作性质/地点/时间/页码。如:
金秉骏:《汉代小吏的吏徭及充资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学国际论坛论文,北京,2006年11月。
魏勇:《先秦义思想研究》,博士学位论文,中山大学,2009年,第2—3页。
六、外文文献
(一)西文专著
标注顺序:责任者与责任方式/著作名/出版地/出版者/出版时间/页码。著作名用斜体,出版地后用英文冒号,其余各项间用英文逗点隔开。引文跨页用“pp.X-X”。如:
T’ung-tsu Ch’ü,Han Social Structure,Seattle and London: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,1972,p.121.
Brain E.Mcknight,The Quality of Mercy:Amnest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Justic,Honolulu: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,1981,pp.37-72.
(二)西文期刊
标注顺序:责任者/文献题名/期刊名/卷册及出版时间。著作名用英文引号标出,期刊名用斜体。如:
Lawrence Stone,‵The Revival of Narrative: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',Past and Present,85, November 1979.
(三)日、韩文献
标注方法与中文文献相同,作者名及文献名尽量用原文标出。如:
宫崎市定:《九品官人法の研究——科挙前史》,京都,同朋舍,1971年,第179页。
渡辺信一郎:《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――専制国家とイデオロギー》,东京,校仓书房,1994年,第337-349页。
鈴木喜一:《春秋時代の君臣倫理》,《日本中國學會報》第34集,1982年,第1-16页。
七、其他
(一)甲骨文、金文、简帛资料、敦煌文书、徽州文书等资料的征引依照本专业通行方法。
(二)同一文献再次引用,只需标出责任者、著作名和页码。
(三)征引文献以“参见”“详见”“并见”等引导,责任人直接与文献连接,二者之间不要加冒号。如:
参见傅衣凌《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》,北京,人民出版社,1989年,第152页。
关于春秋时期的会盟还可以参考张全民《试论春秋会盟的历史作用》,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1994年第6期;莫金山《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》,《史学月刊》1996年第1期;宋立恒《论会盟在春秋争霸中的特殊功能》,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6期。
您是第 1643939 位访问者 备京ICP备:06036494号-20
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《外国文学评论》编辑部
电话:010-85195583(周二、周三) 邮编:100732
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:010-63361626